墓碑与墓志铭 ""|;5kJS4
作者:邸永君 来源:百度网页 L%<]gJtrO
《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意即于丧葬之事必审慎认真对待之,以缅怀祖先之功德。墓碑与墓志铭,乃与丧葬密切相关之制作,为“慎终追远”之重要体现,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领域内地位突兀,影响深远。 :2/jI:L~
先谈谈墓碑。广义而言,碑乃所有文字刻石之总称,包括刻石、摩崖和墓碑等数种形制。考碑之起源,最初为古时立于宫庙前,用以识测日景(影)及拴系牲畜之竖石。后渐有于其上镌刻文字者,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亦用于镌文告,以昭传布。秦代及以前皆称刻石,汉以后称之为碑。而墓碑者,则专指立于陵墓地表之碑,于墓前墓后者皆有之,而矗于墓前者居多。上刻墓主之姓名、身份、生平、业绩等文字。《礼•檀公下》所谓“公室视丰碑”之碑即指墓碑。“丰” 者,高大也。墓碑于秦代以前多为木制,本作悬棺入土之用;汉代起改用石制。最初皆埋入土中,后渐改竖于墓道入口处,称“神道碑”。古碑上方多留有穿孔,即为贯索引棺而下之遗痕也。碑上镌刻文字,以垂久远。最后改在地表之墓前墓后,遂成定制。东汉时起,立碑之风日盛,文体亦渐成定格,就碑文而言,则有文有铭。文者,文体为散文之谓也;铭者,则指文体为韵文者。又,墓碑亦称墓表,以碑竖于墓上或墓道,以表彰墓主也。对历史研究者而言,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Lg ;7i1L
墓碑自然会有大小和形状之区别。若不加区分,权且可统称之为碑。根据其形状不同而析之,碑又可分为碑与碣。据唐李贤所注《后汉书》云:“方者谓之碑,员(即‘圆’)者谓之碣。”意即从正面观察,上顶平平,正面呈长方形者称之为“碑”;而上顶为圆弧形、上小下大者称之为“碣”。另有一种说法,“大者为碑,小者为碣”,乃据《唐律疏议》引《丧葬令》:“五品以上立碑,七品以上立碣。”以官位的高低来规定墓碑之尺寸,显然是碑制与官阶成正比,而具体规制未见记载。考历代史书,墓碑直接称作“碣”者甚为少见,仅有东汉永寿元年之《孔君墓碣》、柳宗元所撰之《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等数例。唐代曾于天兴三原(古称陈仓,今陕西宝鸡)出土春秋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十枚,因其所刻文字乃记载秦国国君出猎之事,出土的地点又在陈仓。故而史称“猎碣”或“陈仓十碣”。然仅是其石形状与碣略近,而更接近于鼓,且又并非埋于墓地或土中,与真正意义上的“碣”相距远矣。 N7
hl M
完整墓碑应有碑首、碑身与趺座。碑首一般镌有龙、螭、虎、雀等动物造型以为饰;亦有无饰者,直为圭首,方锐圆椭,不一其制,则略显简陋也。碑首有字谓之“额”。用篆书者谓之“篆额”;用隶书者谓之“题额”。碑身正面曰“碑阳”,一般刻有墓主封号、官阶、姓名等;碑身背面称“碑阴”,一般刻有碑文与碑铭、立碑者姓名、与墓主关系及立碑时间等;但也有例外。比如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之碑,碑阳、碑阴竟无一字,史称“无字碑”。考其原因,并非武则天本人不想让后人评价自己之功过,而是另有原由。则天崩,其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李显虽是则天亲子,但却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久矣,并几度险遭毒手。李显对其母滥施酷刑、滥杀无辜之暴行极为怨恨。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谥号“孝敬皇帝”);废太子李贤(高宗第六子,谥号“章怀太子”)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当初即位不足一载,便被则天废黜,贬逐出京。先后二十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闻则天遣人来探,辄胆战心惊。李显长子李重润(谥号“懿德太子”),爱女李仙蕙(中宗第七女,谥号“永泰公主”)皆因出言不慎而被则天处死。更有甚者,则天晚年处心积虑,谋将皇位传给其武姓家侄。历经此番磨难而重登皇位,中宗虽不便公开发泄对其母之怨怒与憎恨,然亦无意再为其歌功颂德,一字不刻是为上策也。因此,则天皇帝留下一块“无字碑”亦在情理之中。趺座则多用。者,传说中之龙子也,善负重,以保墓碑之固稳。因乃神物,即因传说附会而成,世间未曾或见。而其形状又颇似龟、鳖(实则仿龟、鳖之形而镌),故民间有“王八(鳖之俗称)驮石碑”之说。虽略显无知少文,然又颇为形象。墓碑之制至今仍在沿用,以记墓主之生平,托亲友之哀思。 g>w {{G
中国传统社会等级森严,阳界如此,阴间亦然。墓碑之作用主要是为死者名身份,所以其形制、大小,无不表现出等级差异。唐宋时准许一定级别之官员立碑于墓前,并规定五品以上墓碑为螭首龟趺,高度不得超过九尺;七品以上墓碑为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时期等级区分更为细致:一品为螭首龟趺,二品为麒麟首龟趺,三品为天禄、辟邪(传说中的两种神兽)首龟趺,四至七品为圆首方趺,圆首的碑又称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宽度以及趺座的高度也各有等差,最高等级的墓碑通高一丈六尺。当时原则上庶人墓前不许立碑碣,但此禁令并未严格执行,一般人死后墓前亦大多立有石碑,只是体小制陋,又无趺座而已。故而只要远观碑制,墓主等级身份则一目了然。 X Z3fWcw[
再谈谈墓志铭。墓志铭即埋于墓中并刻有墓主传记之石刻。《神僧传》云:“宝志公殁,梁武帝命制铭于冢内。”一般而言,其往往于安葬时与棺椁一起埋于墓内。上面刻有墓主出生及卒葬年月,生平梗概,主要是姓氏、世系、官阶、事迹等。墓志又有“埋铭”“塘铭”“塘志”“葬志”等称谓。另有于墓室墙壁砖石之上书写或镌刻墓主之姓名、籍贯、生平等信息,称为“塞砖铭”,广义上亦应属墓志铭之范围。 GRVF/hPn
墓志乃由墓碑发展而来。考其原委,乃因东汉末年,曹操曾严令禁碑,其后魏晋两代亦因循此令,故而世间墓碑日渐缺稀。然世人追念亡者之情愫仍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之形式。前已出土于河南洛阳,志文写明为东汉延平元年(106年)之《贾武仲妻马姜墓志》,据考是我国最早之墓志。可见墓志至迟在东汉时就已出现。在墓志铭规制定型之前,其形状各异,有圭首碑形、梯形方版、方形等。如清乾隆时出土晋代《刘韬墓志》,只一石,长二尺余,宽尺余,上尖下平,形似玉圭,称“圭形墓志”;方趺圆首与碣无别者,如《刘宝墓志》。若底、盖俱全,称为“一合”,如北魏的《元显隽墓志》、《冯邕妻元氏墓志》等。至北魏时,方形墓志成为定制。定型后形制为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版,上下重叠。刻有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内容者在上为盖,刻有标题,即某朝某官墓志,有些尚饰有花纹、神像,盖文多为篆书,故又叫“篆盖”。至于志与铭之区别,所镌之文字多始以散文记死者姓名、籍贯、郡望、官爵、生平及生卒年月,称之为“志”;而文末多有数句四言韵文加以概括并表达悼念之意,称之为“铭”,而合称则为“墓志铭”。禁碑之令废除后,此风仍不改,从而造成墓碑矗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之格局。 V}7)>i$A
墓志铭大行于隋唐,特别在唐代最为繁盛,数量远胜六朝,至今见于著录者即有两千余种,仅张钫的《千唐志斋》所录即达1250种。宋元及以后则数量锐减,但沿袭至清末仍在使用。民国以后,移风易俗,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合一之制日盛,墓志铭之作渐衰。至新中国成立,丧事从简,并推行火葬,墓志铭之制已鲜见于域中矣。 HvKdV`bz
_Ex<VF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