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来源于“广东省情信息库”。 TxD#9]Q`
~ a:
澄海县(Chénghǎi Xiàn)在汕头市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澄 城镇。1987 年辖13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抗御海寇袭扰,划海阳、揭阳、饶平3县共7都置县,以 “澄清海氛”之意命名澄海。1983年划属汕头市辖。 vQCy\Gi
rH-23S
?澄城镇(Chéngchéng Zhèn)原名澄邑。在县境南部。澄海 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宋称潮州辟望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县治此。1945年析 为城中、城南、城北3镇。1949年合建城关镇。1956年称在城镇。1959年改称城关公社,197 7年又称城关镇。1985年改称今名。 u[YGm:}
Y|n"dMrL
?外埔(Wàibù)在澄海县东郊。属澄城镇。明中叶建村于韩江堤防末端 之外埔地,故名。 gJXaPJA{
$I=~S[p
?港口村(Gǎngkǒucūn)在澄海县城南郊。属澄城镇。宋已有辟望 港,是潮州重要港口,故名。有陆厝围遗址,为南宋丞相陆秀夫安置母、妻之地。 UfGkTwoo=
e=
AKD#
?东里镇(Dōnglǐ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元初已有闽 南渔民定居。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后东陇易名东里。民国28 年至35年(1939—1946)澄海县政府迁此。1949年又称东陇镇。1961年成立东陇公社。1971 年改称东里公社。1980年建东里镇。? \~W'v3:W
0;k# *#w
石丁村(Shídīngcūn)在澄海县城东北17公里处。属东里镇。原 为海滨沙滩,民国6年(1917)南砂人到此建村,取名敬业里。民国11年(1922)因遭海潮袭击 ,仅存几根石柱,故名。 [~HN<>L@C
\e;iT\=.(
?河美(Héměi)又名西社村。在澄海县城北15公里,属东里镇。因村处 樟林村西, 原称西社村。1950年为纪念周礼平烈士与新陇合称仁荣村。1974年析出称河美村。因处河沟 末端,称河尾,雅称河美。? ,prf;|e?
{.yB'.k?
南畔洲(Nánpànzhōu)在澄海县城北13公里。属东里镇。元初成 沙洲。清初闽南等地渔民迁于此。康熙二十年(1681)成村。因处头冲河南岸,故名。 #a6iuO0I
KPF1cJ2N
樟林(Zhānglín)在澄海县城北15公里。属东里镇。明初居民集居 于石壁头山 樟树林一带,故名。后因受海潮冲击,嘉靖三十五年(1556)移聚南涯新浦,仍沿用樟林村名 。 b;n[mk
QV!up^Zso
?盐鸿镇(Yánhóng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临南 海,背倚莲 花山。镇人民政府驻埔上园。以盐灶、鸿沟两村首字得名。1961年成立盐鸿公社,1984年改 区,1986年建镇。 ! mHO$bQ"
v+XJ*N[W
?坛头村(Tántóucūn)在澄海县城北22公里。属盐鸿镇。明天启六 年(1626)福建莆田人到此定居。地形似坛,古时村北是海滩,处白云港边,故名。? ]DcFySyv
^sw?gH*
埔上园(Pǔshàngyuán)在澄海县城北20公里。盐鸿镇人民政府 驻地。地靠海边沙垅旱地上,故名。? X8|,
[WmM6UEVS
盐灶(Yánzào)又名新港埠。在澄海县城北20公里。属盐鸿镇。宋末 始成村落。清雍正五年(1727)村人李嵩德中进士觐君时说村人多垒灶煮盐为业,帝赐名盐灶 。? aOp\
91
;+%rw 2Z,B
鸿沟(Hónggōu)别名黄芒沟。在澄海县城北18公里。属盐鸿镇。传 说此地原名环山。因地震成海,潮退鸿雁汇集,故名鸿沟。又说古有大沟,黄芒丛生而名黄 芒沟。? G[=c
Ss,
icg
fB-1|i
十五乡镇(Shíwǔxiāng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北部。 镇人民政府驻隆城。清咸丰二年(1852)因防御盗贼,有15个乡结成乡会,相守相助,故名。 1961年设十五乡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K-4PI+qQ\
Cye.gsCT
?隆城(Lóngchéng)又名龙眼城。在澄海县城北14公里。十五乡镇 人民政府驻地。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福建莆田人来此建村。因环村植龙眼树,“龙” 音同“隆”,故名。? _XBd3JN@
U6K|fYN`
下寨(Xiàzhài)在澄海县城北16公里。属十五乡镇。明天启元年(1 621)福建莆田人来此建村。名为霞寨。因“霞”与“下”谐音,故名。
ep8
w{KavU5W
?西浦(Xīpǔ)在澄海县城北18公里。属十五乡镇。宋末建村。因西濒海 ,东北靠山丘,故名。? &ncvGDGi
"sTRS*
碧砂(Bìshā)别名白砂铺。在澄海县城北15公里。属十五乡镇。宋末 建村。碧砂是白砂的谐音雅称。 D~m*!w*
(>Em^(&
?溪南镇(Xīnán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镇 人民政府驻南砂村。因处韩江支汊南溪之南而得名。1958年成立溪南公社。1984年改区,19 86年建镇。 s AkdMo
lN@o2QX
?南砂(Nánshā)在澄海县城东北12公里,北靠义丰溪。溪南镇人民政 府驻地。南宋建炎三年(1129)有人定居,称义积寨,又称沙后仔汛。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 进士林世忠改名为南砂寨,并分东、西、南、北社。后称南砂村。 w:0E(z
&Jj<h: *
?牛埔(Niúbù)在澄海县城东北13公里,背靠义丰溪。属溪南镇。原为 牧牛草地,明万历元年(1573)垦成牛埔头、外牛埔、牛埔仔3个围。清同治九年(1870)陈彤 佑定居于此,定名牛埔村。 V`- 9m$
Y4-t7UlS;
?埭头(Dàitóu)在澄海县城东北11公里。属溪南镇。北宋末年(1126) 在海滩坝垄之首聚居,因埭与坝通义,故名。 V88p;K$+
;p//QJB9
?银砂(Yínshá)俗称大沙头。在澄海县城东北10.5公里。属溪南镇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福建莆田村民陈潭沙来此建村,称大沙头。清乾隆元年(1736)举 人陈玉华取银岗宫之“银”与“潭沙公祠”之“沙”为村名银砂。 m`XHKRp
^[[P*NX3
?董坑(Dǒngdēng)在澄海县城北11公里。属溪南镇。五代后晋天福 三年(938)董姓于近坑处定居,故名。 x:Y1P:
K0~rN.C!0
?隆都镇(Lóngdū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东、南、 西三面韩江支流环绕。镇人民政府驻店市。宋初已有人定居,因盛产龙眼,称隆眼城都。后 简称隆都。1958年成立隆都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R_C)
Tk
}]Gev
店市(Diànshì)在澄海县城西北15公里。隆都镇人民政府驻地。相 传明代时已有集市,因集市小,名“店仔头市”。后改店市。? zPO9!?7|
A^g(k5M*
后溪(Hòuxī)在澄海县城西北15公里。属隆都镇。明洪武二年(1369) 建村。相对前溪陈村,有隆十溪之隔,故名。 (=0.in Z
TOt dUO
?南溪(Nánxī)在澄海县城北13公里,属隆都镇。宋时有人定居。因临 韩江支流南溪而得名。 8tL~FiHb"
V0@=^Bls
?前溪陈村(Qiánxīchéncūn)在澄海县城西北16公里。属隆都 镇。元中叶陈姓建村,因村前有隆十溪,故名,村中有清雍正十年(1732)建的永宁寨。 By|4m
L0,'mS
?樟籍(Zhāngjí)别名樟树下村。在澄海县城西北14公里,西临韩江 支流东溪。属隆都镇。明成村落,祖籍福建漳州。昔时村中有樟树,称樟树下村。1949年改 称樟籍。 7#Ft|5$~q
]M=&+c>H~
?莲上镇(Liánshàng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 南海,西倚南崎山。镇人民政府驻涂城。北宋已有人定居莲峰之南,原为海洋堆积成的陆地 ,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本镇大部居上社,故名。1972年设莲上公社。 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Q4^'K"
b}`TLn
?涂城(Túchéng)在澄海县城北7公里,西靠汕汾公路。莲上镇人民 政府驻地。北宋末建。明隆庆五年(1571)村民朱良宝举义旗以泥涂筑城御敌,故名。 1M 6D3d_
=bOW~0Z1
?凤洲(Fèngzhōu)在澄海县城北14公里。属莲上镇。永新村民于清 乾隆四十五 年(1780)迁居此于。南有沙洲形似凤,又与东凤山相对,故名。 as|<}:V
-RwE%cr
永新(Yǒngxīn)在澄海县城北5公里,西靠汕汾公路。属莲上 镇。建村于明初,原名永平,1949年改称永新。 ?9/G[[(
)7F/O3Tq
?盛洲(Shèngzhōu)在澄海县城东北8公里。属莲上镇。清光绪二 十二年(1896)竹林村人到此定居,定名竹林李厝新乡。后因该村曾立盛德学堂,取“昌盛” 意,易名为盛洲。? :;}P*T*PU
dV_G1'
莲下镇(Liánxià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 府驻槐东。北宋时已有人定居。原莲峰之南的海洋堆积地,故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 、中、下社,该镇属下社,故名。1972年置莲下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4s-!7
q~3>R=t
?槐东(Huáidōng)在澄海县城东北5公里。莲下镇人民政府驻地。 宋已有王姓在此聚居,称上王。因有“王祐手植之槐于庭 ,兆其后代显贵”之事,取“槐庭遗泽”之义,1938年改称槐泽,后改为槐东。 9{l}bu/u
_>+Ld6.T6
?建阳(Jiànyáng)在澄海县城东北4公里。属莲下镇。村民以陈姓 为主,俗称陈厝。1938年取其始祖建阳公为名。 =cI(d ,
jA1+x:Wq
?程洋冈(Chéngyánggāng)在澄海县城北7公里。属莲下镇, 唐代凤山冈是海中孤屿,宋初已有定居,为船夫避风之处,故名程洋冈。别名大粮根(取官 粮课纳以此处为根本之意)。因村东有凤山冈,故又名凤鸣冈。? CJY$G}rk
.#gzP2 [q
德邻(Délín)在澄海县城东北5公里。属莲下镇。北宋已有人在此定 居。1933年始将洲头、坟埕、下王等小村合并,取《论语》“德必有邻”之义,故名。? 1}x%%RD_
?s01@f#
湾头镇(Wāntóu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韩江支 流莲阳河出海口北侧。镇人民政府驻北湾。明中叶福建莆田人在此建村。属苏湾都。取苏湾 之“湾”,出海口之首命名湾头。1972年成立湾头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N8jIMb'<
zX[
U~.
北湾(Běiwān)在澄海县城东北6公里。湾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相传 明崇祯年间(1628-1644)福建莆田人在此建村。筑寨名“云天寨”。后合南边两村,名湾兴 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析三村,该村居北,故名。 +(Ae4{z"1+
6x`t{g]f,
?南份(Nánfèn)在澄海县城东10公里。属湾头镇。相传清光绪年间(1 875-1908)外砂李厝人来此建村,因位于天垅之南,故名。 Y2AJ+
|
Ud?Q%)X
?坝头镇(Bàtóu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 驻涂池。因修建防洪、防潮堤坝,清中叶建坝头村,民国23年(1934)始称坝头乡。1958年成 立坝头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L *wYx|
01]f2.5
?涂池(Túchí)在澄海县城东南6公里。坝头镇人民政府驻地。 相传清末外砂林厝巷兄弟四人到此定居。村边有池,底质属粘土,故名。 SUiOJ[5,
_6Sp QW
?北港(Běigǎng)在澄海县城东南8公里。属坝头镇。清末建 村。处莲阳河口北面,故名。 D*jM1w_`
j#|ZP-=1_
?百二两(Bǎièrliǎng)在澄海县城东南7公里。属坝头镇 。相传清末有莲阳人至此定居。原称福坪。因产一特大甘薯,重120两,故改名百二两。 oJ^P(] dw
|Cv!,]9:r
?咸塭?(Xiánwèn)在澄海县城东南7.5公里。属坝头镇。相传 清末外砂东溪村王厝三户人到此垦殖。因地势低洼、土咸,称塭田,故名。 9[4xFE?|
@d'j zs
?上华镇(Shànghuá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部。 镇人民 政府驻冠山村。1945年分设冠华乡、龙华乡、上中乡。1949年取上中乡之“上”,冠华、龙 华之“华”,合设上华区。1958年成立上华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y[;>#j$
/uc>@!F
?冠山(Guānshān)在澄海县城西北5公里,南滨韩江支流。 上华镇 人民政府驻地。宋时已有村。因林茂石奇,取“秀甲邑中群山”之意而得名。村中有长街如 鱼脊,别名冠陇。 }bxs]?OW>
r!v\"6:OM
?下陈(Xiàchén)别名夏塘。在澄海县城西北10公里。属上华 镇。相传宋时陈姓建村于西溪堤下,故名。 <'u'#E@"sl
?uu*L6
?下窖(Xiàjiào)在澄海县城西3公里。属上华镇。相传宋、 元时已有人定居。原称华窖,后因势低洼,改为今名。? m
O_af
$Sq:q0
龙田(Lóngtián)在澄海县城西北2公里。属上华镇。北宋 庆历三 年(1043)已有人在“田中仔”盖茅屋定居,名田寮。明崇祯十二年(1639)村中举人卢升按“ 见龙在田”之意改称龙田。 y29m/i:
Nn6%9PX_)
?横陇(Hénglǒng)在澄海县城西北12公里。属上华镇。宋末 已有人定居,因地形似鸟,名凤岭村。后因东凤岭、西凤岭横亘,改称今名。 #a#F,ZT
M`_0C38
?外砂镇(Wàishā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 人民政 府驻蓬中村。北宋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故名。1958年成立外砂公社。 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ArSC
2y4bwi
?蓬中(Péngzhōng)在澄海县城西南3公里。外砂镇人民政 府驻地。宋末福建莆田人迁此。在上蓬片村中点,故名。 :WEDAFq0
i!Ba]n
?大衙(Dàyá)在澄海县城西8公里。属外砂镇。宋末 已有福建莆田乌衣巷及石狮巷人迁此。元时曾设收盐税衙门,故名。? F9PxSk_\9
f*Hr^b
}`8
五香溪(Wǔxiāngxī)在澄海县城东南6公里,属外砂镇。清同治 五年(1866)有人居此,1916年成村。韩江从王厝村北至此有五处弯曲,故取村名五弯溪。又 称昂溪,后改为五香溪。? 9up3[F$
K(4_a``05
凤窖(Fèngjiào)在澄海城西南5公里。属外砂镇。明永乐 年间(1403-1424)福建莆田人迁此成村。因东面地形似飞凤,而村北较低,故名。 ("KF'fp&M2
sHj/;
?外砂(Wàishā)俗称外砂龙。在澄海县城南3公里。属外砂镇 。含李厝、林厝、莲 中、下蔡、龙头5个自然村。相传于宋末已有福建莆田乌衣巷人居此。处韩江支流出海口沙 滩,辟望港外围,故名。 L(-4w+
Mx}gN:Wt
?林厝(Líncuò)在澄海县城南3公里。属外砂镇。明初有王姓 定居,称王厝村。1956年因有林姓居民而称林厝。 wwqEl(
)0`C@um
?新溪镇(Xīnxī Zhèn)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 新合。原有一小溪从外砂流经此处入海,清咸丰年间(1851-1861)浚渠成新溪,故名。1957 年设新溪乡。1961年成立新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6u
jWNf
\bXa&Lq
新合(Xīnhé)在澄海县城南10公里。新溪镇人民政府驻地。清 咸丰年间(1851-1861)浚渠成新溪。后溪边成集市,名新合。有新溪和合之意。 OUnA;
_
yi[x}ffdE
?中三合(Zhōngsānhé)在澄海县城南10公里。属新溪镇。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将下港堀外围诸村归合命名,按顺序排列,为此第三。光绪二十八 年(1902)把陇分为上、中、下3片,该村居中,故名。 [^iN}Lz
\z$= K
?四围(Sìwéi)在澄海县城南13公里。属新溪镇。1930年外砂人 在此围海造田,遂成村。因与前三围相连排第四,故名。???? pglVR </
]Wup/o
/vt3>d%B;
}f ?y*
H
43c
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