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v B!
az?B'|VX
五个项目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
5?kF'yksR
汕尾地区的许多文化习俗,可溯源于中原,寻根于浙、闽,有些发源于中原、浙、闽等地的古老民俗事象,在南方很多地方不易找到,而在海陆丰地区却盛行不衰。汕尾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滚地金龙五个项目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民俗风情,常成为专家学者探讨文化积淀的宝贵资源。 %RdCSQ9~
A^bg*t,
民间戏曲是汕尾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明代以来,海陆丰保存着4个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剧种: Z[ZqQ` 7N
#RbPNVs
正字戏。原名正音戏,唱腔道白均用中州音韵,主要声腔有正音曲和昆腔,兼有少量皮黄、小调。人们多认为正字戏脱胎于弋阳腔。弋阳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之后又在全国各地繁衍发展。据考海陆丰在明朝初年便有正字戏活动,从此根植于此,流行于粤东、闽南,到过香港、东南亚。 1EyM,$On
,Hch->?Og
西秦戏。据考是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花腔与杂调,唱、白沿袭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宗支少林。 P7 H-Dw
$X
WJxQRUv
白字戏。明朝初期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海陆丰白字”和“南下白字”。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连缀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阿咿嗳”衬词拉腔,故俗称“阿咿嗳”。1988年后,海丰白字戏戏团多次赴港演出,好评如潮。 =HQH;c"
kbM 4v G
皮影戏。相传起源于汉代长安(今西安)一带。元代开始传到外国。外国影剧界认为它是电影艺术的前身。皮影戏于明朝初期即已在海陆丰盛行。1976年,陆丰县皮影剧戏剧团请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主席虞哲光等艺术家作指导,对皮影戏戏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等全面进行改革,一度取得辉煌。 )$#ov-]
CmY'[ rI
在汕尾地区,长期以来,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除原有的国营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遍布各处,蔚为大观,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几个稀有剧种本都来自外省,流行过许多地方,但最后都根植于斯,活跃于斯,充分说明汕尾这个地区,善于兼容外来文化,同时也善于把外来文化融会创造为本土文化。 ZV,n-M =
R1{"
作为研究戏曲源流的“活化石”,海陆丰的几个稀有剧种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盛赞之辞不绝于耳。独具特色的西秦、白字、正字等三个古老剧种,被称为是我国艺苑中三朵仍然喷发着浓香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戏曲瑰宝的组成部分。 2oGl"3/p
f|1y?w?I
汕尾地区流传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大体有神话、传说、故事、说唱、笑话、谚语、谜语、歇后语及民歌等。民歌分为北部的客家山歌、西部的尖米歌、东南部的渔歌和平原地区的福佬歌。 _F;(#D
`~(KbH=]
汕尾民间音乐以管弦乐的“八音”、曲班、吹班最为常见有名,均可以说是从戏曲艺术中衍生出来的,与戏曲艺术一道,营造了极为浓厚的音乐氛围。“八音”以弦索为主,一般有八样乐器,设有馆址,称“八音馆”或“八音班”。所奏弦诗,与白字戏同。 kQsyvE
x\*`i)su
民间舞蹈有狮子舞、钱鼓舞、英歌舞、红色妇女舞等,有不少经典之作,成为表演、参赛的保留节目。狮舞包括独角的麒麟和无角的“师姨”,以及客家地区的木头狮,统称“舞虎狮”。 /V$[M
tceQn
^|<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陆丰大安镇的“滚地金龙”和海丰公平的舞象。“滚地金龙”近年多次在表演中夺魁。钱鼓舞上世纪五十年代师承于汕尾镇一位叫李火奕的老人,从小镇跳到县城、省城、北京,赢得了声誉。李火奕因保留、传授钱鼓舞有功,被省文史馆聘为馆员,享受终身制薪金待遇。英歌舞以陆丰甲子镇最为有名,取材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108人画眉擦脸,双手执短棍,边舞边敲,互相呼应,配合默契,节奏强烈,十分壮观,最适宜在广场或游行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