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族谱,其重要意义概括为“敬祖归宗”。“敬祖”当然是尊敬祖宗,“归宗”,除了不遗漏每一个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体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以团结全体族人,使大家处于同一价值观念之下。 达到“敬祖归宗、成书立志”以食后代的目的;寻根则是敬祖归宗,探明身世。寻根是修谱的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为修谱积聚力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没有寻根考究之果,何来修谱记载之实。修谱即在寻根的基础上,总结、修正和归纳记载。趁长辈还健在,好好搜集整理一下自己的来龙去脉吧,我们有线索而不做,就别指望子孙后代能搞清楚了,而一个没有历史记载,不知从何而来的名族是可悲的。 N3MPW
一般情况下:族谱宜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6vps`k$,~
修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修好一次族谱,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发起组织、筹集经费、编修族谱。 =>evkaj
一、发起组织 enQW;N1_M
需要有人来发起并组织修谱,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修谱能顺利完成。 In1n.oRFn^
组织修谱的一般是某个家族,以祠堂或者族长家作为议事办公地点,由族长召集,各房代表和知名人士及相关族人参加。 !7)#aXt
&
家族一般都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一般是田产、林产、塘产和房产。 3RvD
X p
而流动资金的来源则是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田租、房租)以及族人的集资捐献。 总之家族需有一定经济来源和收入。 它的支出主要是办公费用(维持宗族祠堂的正常运转)、祭祀、修谱、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子弟上学等等。 ]o0]i<:
家族的职责是处理和协调全族之内的宗族事务,族长的权威是很高的。家族的权力很大,有时甚至兼具司法机关的一些职能,对族人的不良行为有处置权,最严厉的甚至可以处其死刑,如沉潭、火焚、窖闭等都是很严厉和残酷的。行政司法机关对此亦不干预,因为家族的这些行为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和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在当时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家族所奉行的毕竟是封建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它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岐视妇女,从根本上维护妇女对男人的从属性质。对于这些,无论政治家还是文学家早有足够的评论。 +TaxH;
修谱一般有倡修。倡修者或为族长,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发言权的杰出人士,也有对宗族事务非常热心的人。既有人倡议,家族就开始组织:不外是召开各房份代表会议,筹措经费,确定编辑班子,印刷班子等等,然后是调查、编辑、汇总、成稿、印刷。谱成之后,一般都要进行庆祝,全族人参加。 ONDO
xXs
应该指出的是,旧时修一次谱,花费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家族就是因为修了一次谱而倾尽族产,甚至举债。 Qo^(r$BD
首先是宗族事务的热心者建议,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倡议,然后是经济较富裕的族人和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族人响应。 .j^BWr
既然已经有人倡议,召开筹备会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 Y)"8AIA
首先是各房各份要有代表,其次是各地要有代表,再次是注意吸收各届的知名人士,尤以政、经为重。 /^\E:(RH
筹备会议要产生的成果应该是二项: %eIaH!x:
第一,统一思想,确定族谱一定要修; S
~fz
第二,成立纂修族谱委员会(理事会),选举负责人。这个委员会(理事会)就是此次修谱的组织者。 *mJ#|3I<
委员会(理事会)的负责人,或曰主任,或曰理事长,举足轻重,他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辈份高,说话比较有影响。这里一般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这位长者本身工作能力就比较强,那么,由他负责班子的工作是很适宜的。还有一种情况,这位长者虽然辈份高,全族人也很尊敬他,也非得选他为主任(理事长)不可,但他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似乎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选举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执行主任(理事长),由他来做实际工作,这样,既照顾到了情绪,工作也有人抓了。 r%iFsV_
修谱班子确定了以后,必然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会议事了。 5$Kj#9g-#
主要的任务有以下几项: BKb#\(95*
第一,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 -OU{99$aS
第二,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 mf{M-(6'
第三,组织协调普查工作; t6mv
第四,组织审查族谱草稿; P6La)U`VA
第五,印刷; Z[]8X@IPe
第六,发谱,并组织庆祝活动。 f_xvX f:
在日常组织管理之中,组织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经费不足,如寻根不顺利,如有族人不愿意参加修谱……凡此种种,需要组织者以热心、细心、耐心和高超的工作艺术,良好的协调能力去解决。 rWDD$4y
在修谱的组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二件事:首先是筹款,因为这是修谱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证,这一点,我会在下一部分有详细论述;其次是协调,因为修谱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各自的地位、身份、能力、性格、审美观、文化程度、热情等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全族的应修人员认识水平也不一,这需要负责人首先要团结、协调好修谱班子,然后依靠全体族人,以自身的热情带动整个班子和全体族人的热情,修谱才会善始善终。 9%
NobT
修谱的最终成果是编纂出族谱。所以,组织者最关注的莫过于编辑,为此,组织者要尽全力支持和配合编辑的工作,尊重编辑,不干涉他们的工作,尽量为编辑们特别是主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E"-]f
c?. i;4yh
二、筹集经费 { gs$pBu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V\.6,^v
经费问题含有三重意思:经费的筹措、经费的开支、经费的管理。 tK/,U
=+
先谈开支。 WcY_w`*L
修谱当然要花钱,开支的范围大致有以下几项: p8)R#QWz9
1、印刷费。主要是印刷族谱的费用,这是修谱中最大的一项开支。 JR15y3F
2、办公费。包括修谱委员会(理事会)日常开支、打印费、宣传费、通讯费、水电费等。 ^ +@OiL>&i
3、差旅费。主要是外调人员赴外调查族人基本情况和编辑出外查询资料所发生的费用。 4KR`
4、伙食费。主要是倡议修谱、集中议事和发谱、祭祖时聚餐的开支。 Yo'Y-h#
5、人员工资。这项开支可有可无,主要是看大家议事时怎样决定,如果大家认为为修谱是对宗族尽爱心,无需报酬,这项费用即可不支出。它主要包括支付给修谱委员会(理事会)成员、编辑、普查员等的报酬。 19y,O0# _
6、其他。 A?}[rM
Z
之所以先说开支,是因为大家要清楚修一次谱大概要花这么一些钱,据此来做一个预算,到底需要多少钱,从而为筹措经费提供依据。经费从哪里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Ev7v,7`z
①、捐助。这是修谱的最大经济来源。捐助者当然大都是本族中经济比较富裕的。各族修谱总会有少数几个热心的族人首先站出来捐款,组织者要注意对这种行为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树其为榜样,大力宣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体族人的经济状况进行摸底,这个底一般是好摸的,因为修谱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本就是各地、各房份的代表组成的,他们当然会熟悉本地、本房份族人的经济状况。拟出一份经济状况较好的族人名单,然后发请柬召集他们开会,鼓励他们为宗族献爱心,为此次修谱伸出热忱的双手。开这样的会,要注意策略和方法。首先,受邀请者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富裕,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族人,所以,接待要热情、周到,但不能奢华;其次,会前要与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受邀者充分沟通,请他们作一些宣传,多讲鼓动的话,而且,要求他们捐款的数目尽量大一点,以此来带动全体受邀者;再次是要大力宣传和赞扬捐款的族人的善举,人家给了你钱,你要尽量给人家以名。 v7KBYN
②、人丁费。委员会(理事会)可以开会议一个标准,规定凡为入谱对象的族人每人缴纳一定的费用。 标准不宜高,以每人5-20元为妥,也可以分出男丁、女丁不同的标准,如果捐款的数目比较大, 足以支付修谱的开支,这项收费当然可以不收。 @n.n[zb\|
③、售谱收入。即向族人征订族谱,拟定一个价格出售。应该注意的是要鼓励各家各户都拥着族谱, 所以,价格要大大低于印刷的成本价。也同样,如果捐款的数目比较大,则可改为每户免费发放。 G}+@C]
从上述的收支来看,经费的筹措应本着度支量收的原则。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一定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财务纪律,完善开支计划、经手、审核、审批几道程序,定期公开明细帐目,让全体族人和捐款者放心。有些地方的修谱就是因为发生了收入不入帐、不按规定开支、不公开帐目等行为,从而导致族人有意见,以至修族中途夭折的事情发生。 ;s3\Z^h4kd
修谱结束之后,通过决算,经费一般都有盈余。 t1J3'lS
这批钱数量不一,各族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如下: -LUZ7,!/>o
1、设立“助学基金”、“敬老基金”、“济贫基金”等; Z2})n
-
2、修祠堂、修祖坟、祭祖; WG\
_eRj
3、追加修谱人员报酬。 G8%VL^;O*5
三、编修族谱 X;UEq]kcmn
一次修谱,重点是编辑,关键也是编辑。 ZS(
%!+ M
编辑应该是有一个班子的:主编一人,副主编若干,编辑若干。担任编辑,特别是担任主编的人,
YaC[S^p
应该在古汉语、文笔、民间习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pOn &D
主编是编辑的核心,他应该负责全盘编辑工作,对各位编辑作出分工,对整本谱要构思一个整体思路, 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 Y_jc *S
(一)编辑步骤: !5?_)
1、通读老谱(必须要先找到老谱,强烈建议珍藏有老谱的宗亲,一定要将老谱资源共享出来,放在那里不用,也是浪费资源,否则就好比有钱在身却被饿死的人一样)。首先要对老谱,特别是上一届老谱要仔细地阅读,摸清楚老谱的格式、风格, 对本族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Cojs;`3iF:
2、绘制世系图。也就是将上一届老谱上所载的人员按辈份全部画到纸上,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浩繁,但也很重要。因为你只有画完了世系图你才可能对老谱所载人员的房份、辈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在普查时不会遗漏人员。 _kMHF
画图用的是一卷很大的绘图纸,画很多横线分若干格(老谱有多少辈就分多少格),每格(横行)都写上这样的字辈;小方框中左边的字表示谱名,如“庇蕃”、“茂钧”、“养乾”、“养元”;右边是字或名,比如庇蕃,字福荫;茂钧(克诚)方框后括号内的“普蕃 3”,表示茂钧是普蕃的第三子,过继给庇蕃做儿子。把这些名字连结起来,就是一辈一辈,庇蕃子一:茂钧,茂钧子二;养乾、养之。画好了整个图后,在普查现有人口时,你心中就很清晰了,比如你要求普查员去养乾家、养元家……以后在编排齿录时也不会发生次序上的颠倒。 *>mjUT}cP
3、普查。普查就是将上一次修谱还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谱后到本次修谱时出生的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 gt(p%~
普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是一张普查表格: 2PRiiL@
X氏XXX修族谱普查表 \#VWZ\M8a
总编号: +
L.D3
分类编号: |%ZJN{!R
字辈 谱名: 字: 号: 行: 6S_mfWsi
住址: 县(区) 乡(镇) 村(街) 组(居委会) GK1nGdT]
父亲: 谱名: 字: V]+y*b.60
出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Sgsy^|N
逝世时间: 年 月 日 时 39
zfbxX
葬于 年 月 日 时 山 形 向 & /T}
工作单位: DC1.f(cdR
文化程度: NQZ /E )f
职务: ~|O; Sdo=
职称 w{xa@Q]t-
简历 "a~r'+'<
配偶姓名: vWM&4|Q1~
岳父姓名:
)R'%SLw
地址:
An0N'yo"Z
出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cb0rkmO
逝世时间: 年 月 日 时 A[7H-1-
葬于 年 月 日 时 山 形 向 JA9NTu(
工作单位: {J,"iJKop
文化程度: rEC
职务: -qaO$M^Q
职称: [M%?[E}>
简历 RN[x\" ,
子: 4;AQ12<[1
女: 32SkxcfrCK
备注 oQmXKV+[v
资料提供人(签名) 年 月 日 $MwBt
普查中,不是每项内容都是必填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行的“谱名”,普查对象如果是老谱已载人员,当然应该填写,如果是老谱之后出生的人员,就不能填写,谱名待普查结束后统一安取。 F!u)8>s+z{
4、整理普查资料。根据每一份普查表,撰写每位族人的条文。 p3mZw lO
在整理普查资料时,要注意为族人安取谱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辈,同一辈份的人取一个相同的字以示标志。这些作为辈份的字,连起来一般都是一首诗或格言警句。依照字辈取的名字,叫做“谱名”。 )8#-IXxp
每个人出生之后,父母都会为你取一个名字,或乳名,或长大以后的学名,这个名字也是你在日常工作当中的标志。每个人的名字或体现了父母的意志和审美观,或体现了自己的审美观,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果仅仅根据这些名字,你无法判断同族中人的辈份,所以,谱名便应运而生了。具体的做法是:同一辈份取这个相同的字,另用一个不同字组成谱名,他日常使用的名字作为名或字。 %W7%]
Z@j
谱名应由主编统一安取,这样就不会发生重复的现象。当然,有些人向主编提出他希望取一个什么样的谱名,只要不重名,不发生冲突,一般主编是可以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 ]a&riPh"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出生后取的名字,本就是依据字辈来取,那么,取的人多了,就会发生重名的现象。比如我族“茂”字辈,取“茂发”的有十几个人,他们也没有别的名字。在修谱时,你又不能改他的名字,那怎么办呢?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同音字替代,替代的原则是老谱已取的不改,改动修老谱时还未出生的,同样都是在修老谱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改年轻的,不改年长的,以此类推。 rCczQ71W
5、确定老谱内容的取舍范围。解放前的老谱一般有序言、历次修谱序言、历次修谱人员名单、家规家训、坟山图、祠堂图、祀仪祀规、历史资料、艺文、跋、后记、齿录(即人口资料)等等,各族各次修谱不尽相同,但大致如此。老谱的这些内容可以不全部录入新谱,孰留孰舍,主编要有一个基本态度,然后提交修谱委员会(理事会)讨论决定。 |gu@b~8
6、整理老谱内容。老谱内各篇文章,全部是竖排、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将决定留下来的所有文章进行整理:繁变简,加注标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异体字。 \mJR
^t
7、搜集资料,撰写源流考。每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系源流,主编应根据老谱所载源流,搜集和参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尽量将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证详细和清楚,可单独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 ~?fl8RF\
8、撰写《序言》。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序言撰写者一般是主编,但也可以请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 `5wiXsNjLY
9、编定所有内容,初成文稿。编排的次序名不相同,但大致如下:序言(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历次修谱序言,源流考证,本次及历史修谱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捐款人名单及金额,凡例,历史资料、字辈排行、齿录、艺文、跋、后记、附注。 c_+fA
10、审稿。审稿一般由修谱委员会(理事会)召集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对草稿进行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即可定稿。 eWex/ m
11、印刷发谱。 YsVKdh
上述是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内容。当然,各族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情况,当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顺序及内容。上述的工作步骤也可同时进行,次序也可颠倒,并无成规 A- Abj'
(二)齿录 _/}$X"4
“齿录”本来是一个书面语言,是“录用”的意思。但在族谱中,它指的是人口资料。 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