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胡公满寿考辨析 --]

建潮胡氏网 -> 争鸣一角 -> 胡公满寿考辨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一宾 2014-07-08 22:13

胡公满寿考辨析

胡 公 满 寿 考 辨 析(作者:江苏  胡恒俊) Md mS  
l8 k@.<nCO  
        胡、陈得姓始祖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以奉舜祀,弥年寿考,谥曰胡公,其“寿考”究竟多少?到底生在何年、卒于何时?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仅胡氏、陈氏,连派衍之田、袁、齐、王、孙、陆、车等六十余姓氏、两亿多人族谱的编修,都深受困扰,不得不予辨析。 9`VgD<?v  
 yaza  
        目前所见,对满公生卒年代、寿考的说法,由远及近,主要有以下几种: N]udZhkn  
        其一,满公“诞生于公元前1150年,享年56岁,卒于前1094年”。 此说的依据,是2004年10月,淮阳陈氏宗亲会举办陈胡公诞辰3154年庆典活动(见2006年10月25日《中华陈氏网•陈胡公今年多大了》)。 {fFZ%$  
        ——《陈胡公今年多大了》的作者,对“三代四君侯,却历240年”,质疑得对!——倘若依此推论,公元前1046年,满公被周武王封于陈时,已经105岁(古人的年龄,都以虚岁计算),武王岂会以长女配之?并且,尚未受封于陈,就“提前”48年卒于公元前1094年,何谈“弥年寿考”? *UhYX)J  
XUc(7>k  
        其二,“阏父子为妫满,生公元前1149年”。此说见《陈氏宗亲网•陈氏家乘(续)》。 C?m2R(RF  
        ——若依此说,公元前1046年受封时,满公已经104虚岁,与上一说法基本相同,毫无可信之处。 ad1I2  
AP5[}$TT  
        其三,满公“据有关资料记载……生于殷纣王七年十月十五日,即公元前1119年,卒于周成王九年正月十五日,即公元前1079年,享年40岁。”此说亦见于《中华陈氏网》2006年10月25日发表的《陈胡公今年多大了》。 ?-%Q [W  
        ——依此“卒年”(即前1079年),满公尚未封于陈,就提前33年“卒”?显然,该文中的年代记载有误,其中的纣王七年,应为公元前1069年,而非公元前1119年;周成王九年,应为公元前1034年,而非公元前1079年。以此计算,满公仅仅在世36虚年,离“弥年寿考”更远。以故,此说可列入“忽略不计”。 b6Pi:!4  
3 5;|r  
        其四,满公“生于公元前1108年”说。此说见《世界胡氏通谱•首卷》第117页《胡氏源流•自满公至华林城公世系新考一览表》:“胡公满,商帝辛未年(公元前1108年)生,周武王克商,兴继绝世之典,得妫满以元女大姬配之,封于陈。谥曰胡公,子孙以谥为姓”。 #N9^C@  
        ——若依此说,公元前1046年封于陈时,满公已经六十三虚岁,比周武王还大几岁,周武王岂会以长女配之? "7}bU_":s  
z)p( l!  
        其五,“妫满在位15年,活了72岁,死后三年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3年),追谥为胡公。满公出生在公元前1108年。”此说见《胡氏宗亲网•关于胡姓人文历史》。 d"o5uo  
        ——此说中的“满公出生年(即公元前1108年)”,与上述的“其四”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多了关于“卒年”的记载:卒于周成王六年,即公元前1037年(其中的周成王九年,应为公元前1034年,而非前1033年)。至于“活了72岁”,因“生年”错,“卒年”当然跟着错。 c u*8,*FU  
,|6 O}E&  
        其六,“满公生于公元前1097年,殁于公元前1036年,虚岁62岁,就更为正确。”此说系胡学谦宗亲在《胡氏宗亲网•胡氏家乘远祖考》中,分析关于满公出生于公元前1149年、商帝乙三十五年(1067)和公元前1108年三种说法,将后两种结合,给出的推论。 Cl#PYB{1Y  
        ——如此,则满公受封时,已经52岁。 r0t4\d _&  
`,a6su (?  
        其七,“妫满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前1076年……‘寿考’至少70岁”。此说见2009年9月21日尚海海文章《胡氏宗亲网•舜帝至妫满世系之一》。其推论的依据是:“周武王的女儿除非弱智或再婚,不会到三十岁还没出嫁吧?此时周武王不会找一个与自己岁数差不多的人当女婿。因此,公元前1046年时的妫满在25—35岁这个范围是较为合适的,取30岁这个中间数是可行的。妫满的出生接近年约为1046+30=公元前1076年。” E7X6Shng  
ea[vzD]  
        其八,满公“商帝乙三十六年甲辰生。武王克商兴继绝之典得妫满,以元女太姬配之,封于陈,谥曰胡,子孙以谥为姓”。此说见于《世界胡氏通谱•首卷》第112页《胡氏源流•满公至城公世系表》。 l{<+V)  
        ——其实,商帝乙公元前1101至前1076年,在位仅仅26年,何来“三十六年”?其后的帝辛(纣王)公元前1075年继位,前1046年被灭,在位30年。假若沿商帝乙在位的时间,向后推延10年,按此说的计算方法,则满公出生年,是公元前1066年。 $X<O\Kna  
.P(k |D&  
        其九,“妫满生于商帝辛(纣王)九年(公元前1067年),薨于周昭王十一年(公元前985年),在下认为比较准确。”此说见2012年2月4日辰州胡氏宗亲《胡氏宗亲网•新考妫姓胡氏世系表》。 pW$ZcnU  
4 Bg"b/kF  
        还有胡喜全宗亲在《陈胡公妫满生于何年》一文中归纳的另外几种说法:满公生于公元前1114年;生于公元前1086年,卒于公元前1030年;生于公元前1067年十月十五日,卒于前1011年正月十五日;生于殷纣七年(前1069年),薨于周成王九年(前1034年),并认为“都没有可信的依据”。笔者非常赞同,故不一一分列。 {~q"Y]?  
j}O~6A>|  
        凡此种种,令人眼花缭乱,如坠雾中。 2*;qr|h,  
dZ}gf}.v  
          笔者以为,要弄清满公的生卒年,必须首先理清与之紧密相关的若干史实,主要是周武王灭纣时的年龄、武王克纣时阏父的年龄、满公受封于陈的时间、武王为何既封妫满于陈又以元女大姬相配、“胡公”的谥号究竟由谁颁赐、胡公之子孙继位的年代等。 UtPFkase  
        研究族史,与研究历史一样,全赖乎史料。不仅广采博取,耗时费阴,还要辨析异同、去伪存真,犹如披沙拣金,需要虔诚之心、磨杵之力。“传说”之类,概不采信。 z#9Tg"8]  
>L[n4x\  
一、周武王灭纣时的年龄 "g27| e?y  
        周武王的生卒年,基本清楚。《史记•周纪》载:“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c@%LX  
        按《谥法》:“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西伯本名姬昌,谥号“文王”;武王本名姬发,谥号“武王”。 NV\t% /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大军刚刚克商,除了安顿殷之余民,就是追思先圣王,褒封其后裔,然后才大封功臣谋士、九牧之君。而返回周都镐京,却仍担心天下之安定,以致夜不能寐。其弟周公旦前去探询时,武王曾言及自己的年龄。司马迁在《史记•周纪》中描述道:“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汝: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睱寐?!’” S"hA@j  
        显然,灭纣时的周武王,还不到六十岁,至多六十虚岁。 HR'sMu3  
IlN: NS  
        武王系文王的次子。《帝王世纪》云:商纣“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55Z)*JMv  
        男子“三十曰壮”。伯邑考能当纣王的御者,应当正值壮年,至少三十余岁。从数年后文王被诸侯尊为“王”(即“受命”)时,已经八十九岁看,伯邑考被害时应在四十岁左右,武王当在三十多岁。二十年(或二十二年)后,武王伐纣,恰好五十多岁,不足六十岁。 Cge@A' 2  
9/2VU< K  
        武王兄弟较多,除了兄长伯邑考,余皆为弟,依次是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等。《史记•卫康叔世家》:“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平定康、蔡之乱后,“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由此说明,武王克商之后,首批分封的诸侯中,武王的同母弟受封者,仅有霍叔处等六人,而康叔封、冉季载因“齿少”未封。 /2 z, ?,jL  
ZD!?mR+-  
        周公所谓“齿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年少”,而是指康叔封刚刚步入“壮年”,三十多岁,要治理连续经历灭纣、平定康蔡之乱后的“殷余民”,识见、经验尚嫌不足,不得不予反复申告、提醒。 ~ +DPq|-O  
z7TMg^9 #  
        也即是说,文王去世后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时,同母兄弟中,只有两人“齿少”。而此时,文王已经诞辰一百一十岁,作为文王正妃的武王生母,如果健在,至少八十岁,其次子武王,小于六十岁或接近六十岁,非常正常。武王逝世四年后,成王即位,其最小的两个叔叔,虽然因“治国”经验不足而略嫌“齿少”,但至少也已三十四五岁。 Y\s ge  
kq|(t{@Rp  
        至于武王灭纣四年后,逝世时年寿的说法,亦有多种,诸如《真诰》引《古本竹书纪年》为四十五岁,《今本竹书纪年》为九十四岁,《帝王世纪》为九十三岁,《路史发挥》引《竹书纪年》为五十四岁,等等,除了五十四岁较为相近,其余均不可信。 XzLB#0  
-wn ,7;  
二、阏父为周陶正时的年龄 h|~I'M]*  
        商汤伐夏桀而立殷商,封虞遂在陈;虞遂后裔世代守之,直至伯戏。商纣王时,伯戏正在陈国国君之位。  >}<1  
        伯戏之弟阏(e,一作遏)父,何时投奔西伯姬昌? mD@*vq  
        商纣王当政时期,投奔西伯者,在西伯被囚羑里之前,主要是一些诸侯国的贤、才之人,及商王朝的大臣、士大夫,以“个人”为主;西伯被赦免之后,则以诸侯国为主,九年间达四十余国。到武王继位九年,“东观兵至盟津”时,诸侯“不期而会”者,已达八百,足见人心之向背。 h [*/Tnr  
R 6JHRd  
        《史记•周纪》载: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崇侯虎谮西伯,纣王遂将西伯囚于羑里。闳夭之徒(指闳夭、散宜生、太颠等,后助武王灭商)患之,乃“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大悦……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西伯盖即位五十年……诗人道西伯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七年而崩”。《史记•正义》注释说:“(虞芮)二国相讓后,诸侯归西伯者四十余国,咸尊西伯为王。盖此年受命之年,称王也……《毛诗》云‘文王九十七而终,终时受命九年(笔者按:此与《史记》的‘七年’不同)’,则受命之元年,年八十九也。” W D8  
I<E~=  
        武王十三年伐纣,在公元前1046年,其继位之年,当在公元前1058年。由此前推七年,文王“受命”之年,即为公元前1065年(若以“受命九年”前推,当为公元前1067年)。 "3Y(uN  
        阏父弃商奔周,与伯夷、叔齐类似,都是诸侯国君之子。伯夷是孤竹国君长子,叔齐虽为次子,却被孤竹国君定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都投奔到周。而阏父,看不惯其兄伯戏对商纣王的逆来顺受,离开陈国,转而投奔西伯姬昌的时间,早则与叔齐、伯夷同时,晚则在文王被释之后,前后至多相差十年。若以文王“受命”之年计,至武王伐纣,已经二十年(或二十二年) H.ha}0 J  
wNc.z*+O"H  
        阏父入周时,应该正值青壮之年。假设阏父三十岁出头时,在文王“受命”之后入周,到武王伐纣,二十年过去,年纪不过五十余岁;如果在文王被囚羑里之前投周,也仅六十出头。而阏父若四十岁左右时,在文王“受命”之后投周,至武王伐纣,亦不过六十岁左右。否则,武王伐纣立周,阏父如果超过七十岁或者已经七十岁(即出生于公元前1115年),按照规制,“七十曰老,而传”,理应“致仕”,武王就不会再“赖其器用”,让其继续担任陶正之官。 }@6Tcn1  
oVlh4"y#Lf  
        古人所说的年龄,都是虚龄,从来不以“周岁”计。也就是说,按虚龄计算,阏父的出生年,当在公元前1096年(1046+50﹦1096)至前1106年(1046﹢60﹦1106)之间。 -YvnX0j+  
? nx3# <  
        阏父作为舜帝后裔、陈国国君之弟,弃商离陈,投奔周文王,是“道德”行为,本身就被视为“贤人”,又身怀舜帝时就有的祖传制陶技艺,至周,正像闳夭、散宜生、太颠、辛甲等德才兼备的原商朝大臣一样,当然被重用。辛甲到周之后,被任命为太史;阏父则被任命为掌管制陶业的最高长官——陶正。当时,青铜器仅供诸侯、王宫及祭祀使用(即所谓“钟鸣鼎食”),平民日常生产、生活,主要依靠陶器,如瓮、甕、甑、缸、盆、罐、碗等,门类繁多、耗损量大。武王灭商建周之后,地域扩大百倍,陶器制造业遍布华夏,涉及民生及社会安定,而阏父不过六十岁左右,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之时,“赖其器用”,情理之中。 c_"=G#^9@i  
>u?m Bx  
三、    满公何时受封于陈 n vzk P{  
        《史记•陈杞世家》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5<64 C}fE3  
9u[^9tL+D  
        此段话,既言妫姓之由来,又言将妫满封于陈者,是周武王;受封时间,在周武王克殷纣之后。 _EPfeh;  
Q$,AQyBlqc  
        克纣之后多久?《诗•陈风谱》有唐代孔颖达的注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笔者按:指灭纣之后),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 "06t"u<%  
       对《逸周书•王会》“成周之会……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孔注亦云:“唐、虞二公,尧、舜后也。”王应麟补注云:“《乐记》,武王克殷,未及下车,封帝尧之后于祝,帝舜之后于陈”;陈逢衡补注:“此不言祝公、陈公者,从其朔也。” RW"QUT  
        据新《夏商周年表》,武王灭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 j-]`;&L  
ri.}G  
        ——据此,则满公受封于周武王,而非周文王;受封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 hK]mnA[Y  
        ——据此,所有关于妫满卒于公元前1046年之前的说法,概属错误之记、无稽之谈。 )LC"rSNx%  
Y#e,NN  
四、武王为何将妫满封于陈 lo!^h]iE!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国大臣子产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mwS6WH6  
|WP}y- Au  
        “神明”者,即灭纣之后,武王“追思先圣王”的先圣王;“追思”之后,武王才“褒封”其后裔。结合《乐记》所载,知“褒封”的“神明之后”,就是黄帝、尧、舜的后裔,称作“以备三恪”。 ,J;Cb}  
i?{)o]i  
        据此可知,周武王将妫满封于陈,既表示对黄帝、尧、舜等“先圣王”的无比崇敬,让对他们的祭祀,绵延不绝,又宣示将以黄帝、尧、舜等“先圣王”的“圣德”,治理天下。而先圣王的后裔很多,必须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有助于长治久安者,才能予以册封,赐予土地。 T'6MAxEZUq  
tuK2D,6  
        实际上,阏父举家追随西伯,已任陶正多年,与武王,年纪相差不大,互相知根知底。武王对阏父之子妫满的年龄、品德等等,亦应相当了解。否则,不会刚刚灭掉纣王,“未及下车”,就将妫满作为舜帝的奉祀者,直接封在陈地。 z|Y  Ms?  
*Wj]e%  
        陈地,曾是太昊伏羲氏的都城所在,也是商汤伐夏桀立商时,赐封虞遂之地。虞遂,夏代承封在虞,商汤因其功而改封于陈。虞遂后裔世代守之,直至伯戏。而伯戏,却看不透纣王的昏暴本质,商灭,自然失去国君之位。 &|9K~#LVS  
vJ,r}$H3  
        对宋忠所云“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陈广森曾予补注:“‘陈’者,因周所封言之。其实夏时,舜之后仍邑于虞,故《传》称少康逃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也。”《史记•陈杞世家》中,对舜后“夏后之时或失或续”,《索引》加按语说:“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2WO5Af%  
Ww=^P{q\  
        妫满作为舜帝后裔、伯戏弟弟阏父之子,受封之地仍然在陈,不仅仅是武王对前代的续封、“以备三恪”,更因其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 trx y3k;  
h~EGRg  
        陈地,背依淮河,地控东南,对于周初的天下稳定,区位意义重大。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将其描述为:“陈州‘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又‘其地原湿沃衍,水流津通’,历来被视为中原地区的一块宝地。” sdp3geBYo  
TXL!5, X_  
        将陈地赐封妫满,又以长女配之,无论是“以备三恪”、宣示以“德”治天下,还是维护长治久安,都彰显着武王作为周天子的全局思维的缜密。 {,NF'x4$  
x-nO; L-2p  
五、武王之长女配满公时的年龄 HQkK8'\LP  
        据《夏商周年表》,武王建立周朝,仅在位4年,公元前1043年就因病而崩,至多六十四虚岁。公元前1042年,“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见《史记•周纪》)。 W 6c]a/  
lcVZ 32MQ  
        “成王少”,按男子“十五曰少”的说法,成王“代立”时,不过十五岁左右。“成王长”,即成王在周公旦摄政七年之后,方才长大成人。古代“成人”,一般要举行“冠礼”。“男子二十而冠,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笄,二十而嫁。”这种制度,早在周代以前,就已形成。《礼记•曲礼上》言:“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所以,周公旦多次征伐之后,感到天下安定,才还政于成王。此时,成王应该至少二十岁。 j+"w2  
gN@|lHbU  
        周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说明成王之前,至少有两个姐姐。武王在位四年,后两年因劳累过度,而病情逐步加重,“以元女太姬配胡公”的时间,应在封妫满于陈的当年,至迟次年,即公元前1046年或前1045年。所以,成王十五六岁“代立”之时,大姐已经“配胡公”,过了“二十而嫁”的年龄。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时不到六十岁,即使三十六七岁才开始生育,长女亦应二十岁左右,正该出嫁之时。而满公,亦应未娶,否则,武王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嫁人作妾。 ) kMF~S|H  
vKO/hZBh  
        关于婚姻,今人的观念,是男女二十岁左右,年龄不相上下,就可结婚。而周初及其以前,王侯及封国国君子女的婚姻,对于年龄,竟有硬性规定:“女子二十而嫁”、“男子三十而娶”。男、女结婚年龄,居然相差十岁,在以“德”治国、以“礼”教化的古代,作为“礼制”的硬性规定,今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讽其“简直是大叔控”!笔者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以为满公与武王长女结婚时,不过二十岁左右,所以2012年1月初在《关于胡氏安定堂世系问题的探讨》中,推测“满公的生卒年代,当在公元前1065~前975年之间”——生卒年,被错误地推后了十年。后来深入研究历史文献,考较周武王与阏父的年龄,比对《礼记》之后,才发现古人的结婚年龄,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战国时已经变小;南宋至清代,则更小,以致蒋介石结婚时,竟然只有十四岁!为了记取这个教训,笔者于2013年5月,将族谱编修中的有关常识,辑录成《胡氏族谱编修备忘录》,与宗亲们分享。此次整理黄帝至舜帝、舜帝至阏父、满公至秦代的胡氏世系时,才对满公的生卒年,予以细致研究、考证。 iW%~>`tT  
{,+{,Er e  
        关于“元女太姬”,史料记载很少。郦道元《水经注•颖水》曾说:“沙水又东迳长平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舜后妫满,为周陶正(笔者按: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封诸陈,以备三恪。太姬好祭祀,故《诗》(笔者按:指《诗经•陈风•宛丘》)所谓‘坎其击鼓,宛丘之下。’宛丘在陈城南,道东。” gwGw  
<%4M\n  
        《汉书•地理志》亦言:“陈,本太昊(伏羲)之虚(墟)。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亡冬亡夏,值其鹭羽。’……吴札闻陈之歌,曰:‘国亡(无)主,其能久乎?’自胡公后二十三世,为楚所灭。” c-VIpA1  
'3|fv{I  
        武王封满公于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奉“圣王”舜帝之祀。“元女太姬”,作为“天子之女”,本就受人尊重,又一年四季恭行奉祀,奉祀对象不仅仅舜帝,还有伏羲、神农,祭时配以钟鼓缶罄之乐与歌舞,仪式隆重,渐成国之习俗,竟被称为“好祭祀”,史官之误也。 ;cEoc(<?  
%T6 sm  
六、满公的年寿   0u) m9eg  
         满公于公元前1046年受封时,年龄多大?不外三种情况: MCO2(E-  
aS! If>  
         1、    二十岁出头 X aE;i57$l  
        古代男子,尤其诸侯国君之子,一般都要遵循“三十而娶”的礼仪。生子之时,当然都已年过三十。 /\. [@]  
阏父作为陈国国君伯戏的弟弟,若出生于公元前1096年,前1067年三十虚岁结婚,作为长子的妫满,则最早出生于公元前1066年;至武王灭纣,阏父五十一虚岁,满公年仅二十一虚岁。 AZ.$g?3w  
-DuI 6K  
        2、三十岁出头 6?(yMSKa  
        阏父若出生于公元前1106年,前1077年结婚,则妫满最早于出生于公元前1076年;至武王灭纣时,阏父六十一虚岁,满公三十一虚岁。 ]?G|:Kx$y%  
I+{2DY/}  
        3、三十或接近三十岁 <N{wFvF  
        阏父若出生于公元前1105或前1104年,前1076或前1075年结婚,则妫满最早出生于公元前1075或前1074年;至武王灭商时,阏父六十或五十九虚岁,妫满三十或二十九虚岁。 8bJj3vr  
sOJXloeO[6  
        文王以德服人。武王秉承其志,严格按照礼法办事,嫁女不会违背“女子二十而嫁,男子三十而娶”的规矩。 xlcL;e&^P  
Z% DJ{!Hnh  
        武王灭纣之前,阏父已为陶正多年,地位、家境、社会影响都不错,其长子应按“三十而娶”的礼仪,在三十岁时成家而“有室”。而武王,在灭纣之后,贵为周天子,“以元女太姬配胡公”,等于后代的“选驸马”,不会将“公主”嫁给有妻室的人。也即是说,灭纣立周时,满公接近或刚好三十虚岁,武王才以长女配之。至于具体时间,由于灭纣、分封都在年初,嫁女不会拖到次年,而应在当年,即公元前1046年。成婚之后,满公夫妇才东去封地陈国。 nEt{ltsS0  
$c {fPFe-  
        如此,妫满的出生年,当在公元前1075年,较为合理。前述满公寿考诸说的“其七”中,“妫满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前1076年…”的说法,较为接近。只是,古人的年龄,都以虚岁计算,“三十而娶”,是指三十虚岁,而非近百年使用西历“公元”之后才有的所谓“周岁”。假若公元前1046年,满公三十虚岁,则应出生于公元前1075年(丙寅年),而非前1076年。 y{KYR)   
6gs0Vm  
        当然,这些都属推测,缺乏具体的史料记载。虽然借助《易经》,也能予以验证,但却难被常人理解、认同。 F|a'^:Qs  
9?iA~r|+  
        文王父子,对《易》不仅精研,且贡献卓著。司马迁《史记•周纪》说文王“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正义》也说“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子)十翼也”。 周公旦,在武王兄弟中排行老四,能为《易》卦制爻辞,连孔子都未能改易,至今仍被奉为《周易》之教条,足见其研究之精深。其兄周武王,以《易》指导实践,《史记》也有记载:武王九年,东观兵至孟津,“诸侯不期而会孟津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所谓“天命”,即时机。不可为时不强为,“可为”时才“与时偕行”、一蹴而就,便是遵循自然规律,不可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e^-//*i  
        《周易》影响深远。周太史运用《周易》预测陈完,可谓有史可考的经典。《史记•陈杞世家》载:陈“历公二年(前705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历公使以《周易》筮之。得《观》之《否》,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按:即六四爻爻辞),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OI<0  
          对陈完的预测,不唯周太史,例证颇多。《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公元前672年(齐桓公十四年),陈完如周太史所预言,果然逃奔齐国;齐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铿铿;有妫之后(笔者按:即妫姓后裔),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笔者按:京,大也)。”卒妻完。 R53^3"q~  
4mHk,Dd9,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不仅将上述两种预测,归集在一起,而且对周太史预测时的解说,记载更细,最后以史实验证云:“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笔者按:即陈完五世田陈无宇)始大于齐;其后亡(笔者按:指楚再灭陈)也,成子得政(笔者按:即陈完八世孙田常,专齐国政)。” =&i#NSK  
nIr:a|}[  
        古代典籍,所谓“四库全书”,经、史、子、集而已。“经库”之中,《易》、《书》、《诗》、《礼》……无论《五经》、《九经》、《十二经》还是《十三经》,《易》始终被尊为群经之首,列在第一位。而三千年后的个别所谓“学者”,却不辨何为文字之鼻祖,不明传统文化的历史源头,竟称《易经》为“伪科学”,其心态、识见,难免让人忍俊不禁,联想其头衔的真伪。 j7BLMTF3v  
        某虽不才,学《易》亦浅,更无“头衔”,却不惧被批为“伪”,仅以所得“皮毛”推之,满公出生于丙寅(前1075年)年,受封东去,和与姬姓之女结为连理,恰恰都在三十虚岁,即公元前1046年(乙未年)。也只有乙未年(而不是其他年份),才由“革”变“丰”——“革”之“九五,大人虎变”,一变而为“丰”之“六五,来章,有庆誉”;而“丰,亨,王假之”(按:引文均为卦、爻辞),与上述依靠史料的推论,完全吻合。可谓互为印证,相得益彰。 N:q\i57x  
>[2;  
七、“胡公”之谥,由谁颁赐 boq=@Qh  
       周初,著名的“成康之治”,是指周成王至周康王期间,自公元前1043年至前996年,共四十七年。康王之后,依次是昭王(前995~前977年)、穆王(前976~922年)、共王(前922~前900年)、懿王(前899~前892年)、孝王(前891~前886年)、夷王(前885~前878年)、厉王(前877~前841年)、共和(前841~前828年)、宣王(前827~前782年)。 2@N9Zk{{J  
uH&B=w  
        而满公之后,长子犀侯(申公)、次子皐阳(相公)相继承国,然后是申公子突(孝公)、孝公子圉戎(慎公)。《史记•陈杞世家》载:“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釐公卒。”周厉王,自前877年至前841年,在位三十七年;奔彘,在公元前841年。经过十四年共和,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立。 ?$K.*])e  
t"s$YB>}  
        幽公十二年,即周厉王奔彘之年——公元前841年,当年为共和元年。幽公二十三年卒时,正值共和十年——公元前832年。说明圉戎(慎公)之子宁(幽公)立于公元前850年。幽公之子釐公即位于公元前831年;六年之后的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 OO2uE ;( 3  
>PzZt8e  
        既然圉戎(慎公)之子幽公继位于公元前850年,则圉戎逝世于公元前851年,确如司马迁所说“慎公当周厉王(前877~前841年)时”。自满公至圉戎,四代人在位196年,代均执政49年。 q|{z9V<  
?W>`skQ  
        然而,“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史记•陈杞世家》),胡公究竟逝世于何年,司马迁没有具体记述,所以,满公的年寿,便成悬念。 {'p < o$(S  
1xEFMHjy  
        满公谥号“胡公”。其中的“公”,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最高,不仅表明妫满逝世之后,其爵位由“侯”升为“公”,而且标志着,陈国也由“侯”国,升为“公”国。 KKq%'y)u^  
A$M8w9  
        而“胡”,按《谥法解》,“弥年寿考曰胡。胡,久也”。“弥”,也是“长也,久也,远也”。“弥年”,表明年岁很大,寿命很长。所谓“寿考”,也是“高寿”之意。《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朱熹《集传》解释说:“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说文解字》则解释说:“考,老也”;“老,考也。七十曰老”。《礼•曲礼》也说:“七十曰老,而传”。《左传•隐三年》:“桓公立,乃老。”其下注曰:“老,致仕也。”《左传•昭三年》:“三老冻馁”,下注云:“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以上。”满公既然“弥年寿考”,其寿,应在八十岁以上。 _\8jnpT:  
_\.4ofK(  
        同时,按照《谥法》,还有“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而目前所见胡氏、陈氏诸谱之中,往往只注意“耆艾”,便以为满公仅仅活到六十或七十岁,却忽略了“保民”二字。“保民”是“前提”。“保民耆艾”,是说在国君之位上,为民谋福,时间长达六七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国君活到六七十岁者,虽然不是太多,但也不少;而执政六七十年,深受民众爱戴者,确是凤毛麟角。 ~t<G gNI  
esiU._:u  
        中国历史上,帝王或国君执政时间接近或长达六十年以上者,有明文记载的,仅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尧立七十年而得舜……辟(避)位二十八年而崩”,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晋景公在位五十八年,周赧王五十九年,清康熙六十年,清乾隆六十年,数千年间,六、七人而已,可谓寥若晨星。而妫满以前,在位超过六十年者,唯有黄帝与尧帝。周王室专门为执政六七十年者,设立“胡”的谥号,足见对其敬重。“胡公”,可谓尊贵至极。 Lb?WhjqZ  
O DEFs?%'  
        虽然“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犀侯继位之年,司马迁没有明确记载,但满公三十岁受封于陈,无论在位六十年还是七十年,寿命九十或者一百,也即逝世于公元前986至前976年间,都正当周昭王(前995~前977年)时;超过百岁,则当周穆王时(前976~前922年)。而若超过百岁,长子年近七十,不可能继位;只有年寿九十多时,长子犀侯六十岁左右,才可能继位,卒后其弟皐阳立。但是,犀侯、皐阳兄弟,由于继位时年岁都已很大,所以去世之后,犀侯之子、孙才相继承国。犀侯之孙圉戎逝世于公元前851年,满公至圉戎四代人,共历225年。以代均间隔30年计算,﹙225﹢90﹚÷4≈79,平均每代人都活到七十九岁。长寿之家,怎不令人称羡! G?v!Uv8O  
43 vF(<r&f  
        周昭王公元前995至前977年,在位十九年。为满公颁赐“胡公”谥号者,应是周昭王,而非周成王。周成王执政到公元前1021年,此时的满公,只是五十多岁,“老”且谈不上,何况仍在位?! = GyABK  
;f~fGsH}e'  
        依此观之,前述关于满公寿考说法之“其九”中,辰州胡氏宗亲说满公“薨于周昭王十一年(公元前985年)”的推论,应予肯定。周昭王十一年(前985年),恰值丙申年,满公寅月病魔临身,不治而逝,执政六十二年,虚龄九十一岁。 D;&\)  
        所谓“寅月”,即今“正月”。前述说法的“其三”中,言满公“卒于周成王九年正月十五日”,年代虽错,但月份是对的。至于是否亥日、时而逝,因无关紧要,不再赘述。 TSD7R  
z/]]u.UP  
八、结论       C*}PL  
         综上所述,满公出生于公元前1075年(丙寅年),病逝于公元前985年(丙申年)正月(寅月),寿考九十一岁。“胡公”之谥号,为周昭王颁赐。 _7z]zy@PC5  
jddhX]>I  
        此前,笔者2012年1月《关于胡氏安定堂世系问题的探讨》“世系表”中,说“满公生卒年代,当在公元前1065~前975年之间”,其中的“当”字,表明仅属初探、推论,由于注意力集中在西周至秦代的胡氏人物考证上,而未予深究,以致表中的满公生、卒年,都晚了十年,今应据此予以更正。 0xx4rp H  
eEBo:Rc9  
        此正可谓:生有涯,知无涯! j 1;<3)%0  
+ ZK U2N*  
        谨以此文,就教于方家、贤达,以期深入探讨,形成共识。 q9wObOS$  
g >@a  
附记: km*Y#`{  
        本文草成于2014年4月3日,恰逢清明前夕。面向西南,遥对淮阳,献上此文,焚稿以祭,敬祈胡公,寝安万年! @eM$S5&n$  
DaQ+XUH?  
        其后,将此草稿,呈送宗亲中能够联系上的方家、贤达,请求批评、指正。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忙,对于“共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无暇也无力相约聚会,共同探讨,只有以邮件或电话“神交”的方式,在交流、沟通、批评、指正、建议中,形成共识,避免因分歧而产生误解、矛盾,造成负面影响,然后再公开发表,与全体宗亲分享,才是在“尊祖敬宗”的大前提下,“凝心聚力”,“还历史真面目”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借此机会,向对本文提出热情建议、赐予真诚激励的宗亲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H:|.e)$i  
182g6/,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5V6=pr$  
$4mCtonP=  


查看完整版本: [-- 胡公满寿考辨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0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111477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