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帮助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 6787阅读
  • 0回复
胡一宾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 UID3
  • 精华 35
  • 发帖1167
  • 金钱88145 RMB
  • 威望24278 点
  • 贡献值8888 点
  • 交易币8790
  • 好评度12796 点
  • 在线时间1261(时)
  • 注册时间2008-06-13
  • 最后登录2023-06-13
倒序阅读   只看楼主      0  发表于: 2008-08-11
更多操作

[分享] 陆丰地名史志

--------------------以下资料来源于“广东省情信息库”。  6c-/D.M  
D:1@1Jr  
陆丰县(Lùfēng Xiàn)在惠阳地区东南部沿海。县政府驻东海 镇。1987年辖20镇、7乡。南齐析海丰县东部地置陆安县。后废。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 丰坊廊、石帆、吉康3都置陆丰县,择陆安及海丰各一字为县名。1983年划属惠阳地区。?  e73=*~kfR  
6O7s^d&K  
  东海镇(Dōnghǎi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县政府 驻地。处螺河下游支汊东河之畔,故名。北宋建村,明崇祯九年(1636)建东海?寨城,清雍 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地置陆丰县治此。1952年建东海镇。?  <q'l7 S  
; Bs~E  
  乌坎(Wūkǎn)在陆丰县城东南8公里,南傍碣石湾。属东海镇。南宋 淳熙年间(1174—1189)建村,原为海岸凹坎泊坞避险之地,称坞坎,后简写乌坎。?  Re,;$_6o  
q>$MqKWM  
  宽塘(Kuāntáng)在陆丰县城西北2公里。属东海镇。相传北宋时 王、黄氏迁此,因村前有大池塘,且宋官员曾巡此,故称官塘,后以谐音改宽塘。  [IL*}M!  
Q/+`9z+c  
  ?甲子镇(Jiāzǐ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驻地港口有 60块大石,应60组干支字轮之一周,故用10干的“甲”和12支的“子”相配得甲子名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称甲子门。宋末元初建村。明初形成海防重镇 。1949年前曾设区、镇。1951年重建甲子镇。  ^+_rv  
"b} mVrFh  
  ?鹿角头(Lùjiǎotóu)亦称六角头。在陆丰县城东南46公里。属甲 子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庄、石氏迁此,6户建房处为六角形顶点,故名六角头, 后取方言谐音改今名。  ZZY#.  
8 "l PiW3  
  ?碣石镇(Jiéshí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南临南海。 驻地四周块石林立如碑,故名。清康熙三年(1664)设碣石镇。1949年前曾有区、镇建制。19 57年析置碣北、碣南乡,1958年合设碣石镇。?  ]vvYPRV76  
!D#"+&&G8  
乌泥(Wūní)在陆丰县城东南22公里。属碣石镇。因土质乌黑得名。?  IfK~~XYG  
h'y%TOob  
  角清(Jiǎoqīng)在陆丰县城东南25公里。属碣石镇。清乾隆五十 年(1785)以 前,曾氏迁此。村前小山上原有两石柱(现已崩倒),有如牛角从地下冒出,故称角涌。1961 年取方言谐音角清。  .^Sgl o  
[.gk{> #  
  ?湖东镇(Húdō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临南海 。因驻地在 十二湖之东,故名。1957年设湖东乡,1958年析置湖东镇,同年冬合建湖东公社,1984年又 建镇。?  Ie.*x'b?y  
y{%0[x*N<m  
  长湖(Chánghú)在陆丰县城东南36公里。属湖东镇。明末涂氏避难 于此,因村后有山,村前有湖,故名。1953年与长溪合并,改长湖。?  v>8C}d^  
zjpZ] $  
  华美(Huáměi)在陆丰县城东南35公里。属湖东镇。北宋天圣元年 (1023),福建卓氏迁此。村东有下尾山,故名下尾,后以方言谐音华美。  \MP~}t}c  
]`/>hH>+~9  
  ?后林(Hòulín)在陆丰县城东南33公里。属湖东镇。明末林、李氏迁 此,因村后树木成林得名。?  .XJ'2yKof  
yLnQ9BXB&  
  大安镇(Dà’ān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处螺河中游 。驻地附近陆军村环珠寨曾为唐武德五年(622)陆安县治,当时称大安屯①,“大家安居乐业”之意名大安。1949年前曾有区、镇建制。1957年设 大安乡,1958年成立大安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t6DSZ^Zq  
xZ'fer`&  
  ①据清《嘉庆 一统志》。  'C1l P)S5  
VdlT+'HF  
  石寨(Shízhài)在陆丰县城北13公里。属大安镇。明中叶,石、陈 、谢氏迁此 ,磊石砌寨,故名。后石氏等迁走,黄氏迁入,仍沿用原名。村前有30多副石旗杆,寨门上 有清乾隆御书“石城”。?  pU$k{^'UK  
8xPt1Sotq[  
  旱田(Hàntián)在陆丰县城西北18公里。属大安镇。相传清顺治年 间(1644—1661),棉洋(今五华)张氏迁此,联想祖祠翰林院,村名翰田。后因旱灾连年,谐 音旱田。  $w0TEO!  
o,6t: ?Z  
  ?博美镇(Bóměi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南宋成村 ,后成圩集,清代称坣尾市,雅称博美市。1949年前曾有区、镇建制。1957年设博 美乡,1958年成立博美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YOl$sgg}  
-S'KxC  
  ?丽湖圩(Lìhúxū)又名内湖圩。在陆丰县城东19公里。属博美镇。清 乾隆年间(1736—1795),丽湖寨人陈若颁在此建圩,故名。曾以方言谐音称内湖圩。  YM}a>o  
p F-Lz<V  
  ?霞绕(Xiárào)在陆丰县城东13公里。属博美镇。明成化二十一年(1 485)前,林氏从桥冲下塘迁此。朝夕有云霞倒影环绕村庄,故名。??  h  d3  
xXe3E&  
  南塘镇(Nántá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部。相传 驻地在清雍正元年(1723)有石、罗、古氏13户迁今十三街,处旧南塘村南面,名南塘圩。19 57年设南塘乡,1958年成立南塘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S,m (  
H;/do-W[  
  ?环林(Huánlín)在陆丰县城东22公里。属南塘镇。元至顺年间(133 0-1333)卓氏从湖东曲清村迁此。四周是田,村边林木茂盛,故称环田林,后简称今名。?  w% %q/![uy  
Xs0)4U  
  苑西(Yuánxī)在陆丰县城东30公里。属南塘镇。清乾隆五十年 (1785)陈氏从博美丽湖寨迁此。处苑姓村西面,故名。  Q|' f3\  
,Z q:na  
  ?潭头(Tántóu)在陆丰县城东21公里。属南塘镇。明洪武年间(1368 -1398)郑氏迁此,村前河中有一深潭,故名。?  v:t;Uk^Y  
PG&t~4QM`  
  陂洋镇(Bēīyá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政府 驻陂沟圩。镇驻地陂沟圩紧靠田洋口,名坡洋。1949年前曾称古陂乡。1957年设陂洋乡,19 61年成立陂洋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u<-)C)z  
r9[S%Def  
  陂沟圩(Bēigōuxū)在陆丰县城东北22公里。陂洋镇政府驻地。清 康熙二十四年(1685)肖氏从福建迁此。在小河上建陂截流,开沟引水。后村渐成圩市,故名 。?  |oY{TQ<<d  
PCviQ!X  
  双坑(Shuāngkēng)在陆丰县城东北34公里。属陂洋镇。明崇祯 年间(1628-1644)余氏迁此。村前小溪分为二小坑,故名。  A)f-r  
fiGTI}=P  
?古寨(Gūzhài)在陆丰县城东北31公里。属陂洋镇。明年启五年(162 5),龙、胡、曾、蒋氏结义在此定居。地形似龟,四周高筑围墙成寨,名龟寨,后取方言谐 音古寨。  Rx-\B$G  
gHg=G+Q@  
  ?八万镇(Bāwàn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驻地在元 末明初时,有百万里社群祀会、葫芦?祀会,故有“葫芦百万”之称。后取“百万”的谐音 俗成八万。1957年设八万乡,1959年成立八万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 *BZ_  
PkvW6,lS  
  ?石溪(Shíxī)亦称石仔溪。在陆丰县城东北18公里。属八万镇。清光 绪年间(1875-1908)有五华、河婆等地陈、彭、张氏等迁此。村边小溪多卵石,故名石仔溪 ,后简称石溪。?  'ygKP6M  
*~#I5s\s!  
  葫峰(Húfēng)又名葫芦?。在陆丰县城东北18公里。属八万镇。明 初建村。地形像葫芦,坡地种果,原称葫芦?,1952年后简称葫峰。?  3l{V:x!9@  
>q"dLZ  
  金厢镇(Jīnxiā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明成化 年间(1465-1487),驻地常有渔船靠岸避风销售水产品。万历四十年(1612)许氏迁此。因港 口旁有一银色巨石横卧,状似箱子,名金箱。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形成金厢圩。1957年 设金厢乡,1958年成立金厢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oWB5x~:P  
R#T-o,m  
  洲渚(Zhōuzhǔ)又名洲仔。在陆丰县城东南14公里。属金厢镇。相 传南宋时为浅海中十多个小沙洲,后陆连群渚,故名。?  [wGj?M}  
Y^fw37b  
  望尧(Wàngyáo)在陆丰县城东南8公里。属金厢镇。相传元末明初 苏、李氏迁此搭寮晒网,故名网寮。后因渴望“舜日尧天之生活”而改望尧。?  '`>%RZ]  
lvW T  
  潭西镇(Tànxī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潭冲 。镇地又处县城之西,故名潭西镇。1959年成立潭西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  Xw?DN*`L  
(95|DCL  
  潭冲(Tánchōng)在陆丰县城西9公里。潭西镇政府驻地。多湖潭 河涌,故名潭涌,后改潭冲。北宋元符三年(1100)始有人居。明洪武十八年(1385)成圩,原 在东关,后迁此。  F.[%0b E  
d?zSwLsl  
  上埔(Shàngbù)又名上东。在陆丰县城西6公里。属潭西镇。明洪 武年间(136 8-1398)林氏从旧厝村迁此。东北有一小山称上埔山,故名。因埔在东面,故又名上东。?  '+88UFSq5  
f3K-X1`]'U  
  崎头(Qítóu)在陆丰县城西南14公里。属潭西镇。明万历十三年(158 5),村民从东山村分居于此。村后有崎岖小山,南有浅海码头,故名。  Q:-T' xk@  
yf&g\ke  
  ?甲东镇(Jiādō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镇人民 政府驻石清圩。在甲子镇东,故名。据古碑记载,宋时有村庄,因位于瀛江东畔,称溪东, 民国35年(1946)曾建溪东乡。又因位于甲子镇之东,1958年成立甲东公社,1984年改区,19 86年建镇。?  w*F[[*j@.  
>8f~2dH2%  
  石清(Shíqīng)又名甲东圩。在陆丰县城东南44公里,濒甲子港。 甲东镇政府驻地。明嘉靖 十五年(1536)曾氏迁此,后许、李氏迁入,曾、许清贫,自谦村小而名清仔。1958年以村边 有状似狮面巨石改名石清圩。  1 G>Ud6(3<  
W/Dd7 G#IC  
  ?雨亭(Yǔtíng)在陆丰县城东南48公里。属甲东镇。南宋咸淳十年(1 274)建村。盛产鲎,名鲎埕。清乾隆元年(1736),以潮州方言谐音改雨亭。  qSY\a\.<  
zI`I Q  
  ?奎湖(Kuíhú)在陆丰县城东南54公里。属甲东镇。南宋咸淳至景炎年 间(1265-1278)建村。地多湖泽,且由原十几个小村归合一大村而得名归湖,谐音奎湖。?  &6eo;8 `U  
4V@%Y,:ee  
  河西镇(Héxī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人民政府驻 香校。处螺河 下游西岸而得名。1957年设河西乡,1961年成立河西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镇治 由后坑迁香校。?  bb6x} jR  
^O07GYF  
  后坑(Hòukěng)在陆丰县城西5公里。属河西镇。相传明崇祯年间( 1628-1644)蔡氏建村。村南有凹坑,方言谐音后坑,村名从之。?  ={g)[:(C.  
9\Ii$Mp  
  大雾(Dàwù)在陆丰县城西北5公里。属河西镇。相传清康熙年间(1662 -1722),陈、杨、康氏迁此。占地广阔,远望如“朦雾”(方言),故名。  OoB|Eh|),  
j4~(6Imm  
  ?湖口(Húkǒu)在陆丰县城西北6公里。属河西镇。相传明洪武年间(13 68-1398)蔡氏迁此。东临螺河西渠入湖口处,故名。  ~; 9HG tg  
,lZ19B?WP  
  ?城东镇(Chéngdǒng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东部, 南临乌坎港。镇政府驻城东市场。处县城东侧,故名。1984年设城东区,1986年建镇。?  ] ZV[}7I.  
i|eX X)$  
水墘(Shuǐqián) 在陆丰县城东8公里。属城东镇。相传五代时已有人居。因临乌坎港,故名水墘,方言为水边之意。?  $vs],C"pX  
IMf|/a9-  
  浮洲(Fúzhōu)在陆丰县城北5公里。属城东镇。明崇祯八年(1635) ,郑、李氏迁此。处河中沙洲,永浮水面,故名。  OX_y"]utU  
+kL7"  
  ?淡水(Dànshuǐ)在陆丰县城东南6公里,乌坎港北岸。属城东镇。 相传南宋建炎元年(1127),李、刘、魏氏等迁此。当时缺淡水,村民渴望淡水,故名。  B)0/kY7c  
3&hR#;,"X  
  ?河田镇(Hétián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驻地近 螺河和田背村,故名。1949年前曾设河田区、河田镇。1957年设河田乡,1958年成立河田公 社,1984年改区,1986年又建镇。?  ;uBGB h<  
sscbf  
  高砂(Gāoshā)在陆丰县城北39公里。属河田镇。明嘉靖年间(1522 -1566)高氏建村,附近有锆矿砂,故名。?  I\l&'Q^0@  
\<7Bx[/D4  
  黄砂坑(Huángshākēng)在陆丰县城北37公里。属河田镇。地 处山坑,每当暴雨后黄砂淤积,故名。  sxNf"C=-.  
'RjEdLrI  
  ?新圩(Xinxū)在陆丰县城北38公里。属河田镇。相传明洪武十八年(1 385)为新设之贸易圩市,故名。   r h*F  
uo"<}>iJ  
  ?河口镇(Hékóu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在南溪 、 北溪、螺溪3河交汇处,有圩集,名河口圩。1949年前为陆丰县河口乡。1952年设河口区,1 957年又设乡,1958年成立河口公社,1984年再改区,1986年建镇。  ?P kJG ,~  
dyQ7@K.E  
  ?对门仔(Duìménzǐ)在陆丰县城北25公里。属河口镇。明成化二十 一年(1485)建村。正德年间(1506-1521)山下张屋祠对面山建谢氏宗祠,两祠大门相对,故 名。  E'08'8y  
}z` x-(V  
  ?剑门坑(Jiànmènkēng)在陆丰县城东北25公里。属河口镇。明 万历十三 年(1585)始建村庄。现包括21个小自然村。因地处悬崖峡谷,路口山石锋利似剑,故名。  P5Xp #pa  
Z/Rp?Jz\j/  
  ?高潭(Gǎotán)在陆丰县城北24公里。属河口镇。明代高、谭氏建村 ,且地势高,又有水潭,故名。?  j~q 7v `":  
Z@bgJL8 3  
  新田镇(Xīntián Zhé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西北。相 传明隆庆五 年(1571)先祖从福建迁此,新开垦大片肥沃田地,后形成新田圩。1957年设新田乡,1962年 成立新田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底建镇。?  [\8rh^LFi  
.?Eb{W)^br  
  参城(Cānchéng)亦称参将府。在陆丰县城西北30公里。属新田镇 。相传北宋雍熙元年(984),蓝氏建村。明隆庆六年(1572)在此设捕盗公署,筑参将府城驻 兵镇守,故名。?  .n8R%|C5  
c8uaZvfW  
  黄麻地(Huángmádì)在陆丰县城西北28公里。属新田镇。明万历 年间(1573-1620)始有人居。原为黄茅草丛生地,取方言谐音得名。?  <ToS&  
S\GWMB!oF  
  碣石溪(JIéshixī)亦称激石溪。在陆丰县城西北37公里。属新田 镇。村边有小溪,原名激石溪,后取谐音得今名。?  jSI1tW8  
=o#Z?Bn5  
  螺溪镇(Luóxī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螺溪圩 因处螺溪上游 得名。1949年前曾设乡,1957年复称螺溪乡。1959年成立螺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底 建镇。  F 9%_@n  
@%4 '2b  
  ?书村(Shūcūn)在陆丰县城北53公里。属螺溪镇。明万历十三年(158 5)叶氏迁此,有多人外出教书,故名。?  odhcD;^X1  
zL"e.  
  各安圩(Gè’ānxū)在陆丰县城北54公里。属螺溪镇。相传明嘉靖三 十年(1551)郭氏迁此,取“安居乐业”之意名郭安。后郭氏迁走,叶氏接居,取方言谐音 各安。民国时形成小圩。?  wm5&5F4:  
m$vq %[/#  
  良洞(Liángdòng)在陆丰县城北50公里。属螺溪镇。相传明嘉靖 十五年(1536),叶氏迁此。处螺溪河西面洞田区,故名西洋洞,1950年后取谐音并简称良洞 。  NI? O  
"N+4TfXy  
  ?水唇镇(shuǐchún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 处河流岸边堤上,名水唇圩,镇名从之。1952年设水唇区,1986年建镇。?  0L}`fYf  
LU6R"c11  
园螺洞(Yuánluódòng)在陆丰县城东北13公里。属水唇镇。相 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严、王、孔氏在此聚居,故名严王孔。乾隆五十年(1785)后他姓取 而代之,以方言谐音改称严螺。清末又雅化成园螺洞。  ,/f\  
(\6E.Z#  
  ?柏树(Bāishù)在陆丰县城东北40公里。属水唇镇。清乾隆五十年(1 785)建村。因附近盛长松柏树,故名。  f_c\uN@f  
vk7IqlEQ  
  ?黄塘圩(Huángtángxū)在陆丰县城东北45公里。属水唇镇。元 至元二十年 (1283)前黄氏迁此,有一池塘,故名黄塘。乾隆年间(1736-1795)邱氏在此经商,渐成圩, 名黄塘圩。?  0D5Z#iW>1  
*!QmYH5r0  
  上护镇(Shànghù Zhèn)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北。镇人 民政府驻下垅 圩。四周群山环抱,出入翻山上坡,故名上步,后取方言谐音得上护。1974年成立上护公社 ,1984年改区,1986年底建镇。?  de:@/-|  
 j7}mh  
  下垅圩(Xiàlǒngxū)在陆丰县城北34公里。上护镇人民政府驻地 。因处垅头小山下而得名。?  hek+zloB+  
@Jd&[T27Lr  
  下村(Xiàcūn)在陆丰县城西北34公里。属上护镇,相传宋末帝曰丙兵败,途经此,下村巡查,故名。?   be+-p  
\BHZRytQF  
  樟河圩(Zhānghéxū)在陆丰县城北34公里。属上护镇。清末建村 。因处樟洋坑与螺河汇流处而得名。?  cv'8_3  
yYz{*hq  
  西南乡(Xī?nán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乡以驻 地名。驻地因处西山村和南山村之间而得名。1974年设西南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设乡 。?  v "l).G?  
OyO<A3  
  石艮(Shígě)在陆丰县城西北19公里。属西南乡。清康熙二十四年(1 685)曾氏从西山村迁此。因四周山上皆石头,故名。?  ^/n1h g  
v=k+MvX  
  甲西乡(Jiàxī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乡人民政 府驻濠头。处 甲子镇之西,故名,1949年前属甲子镇,曾建甲西乡。1958年成立甲西公社,1984年改区, 1986年又建乡。  Cl0kR3Y  
$kUB%\`  
  ?濠头(Háotáu)在陆丰县城东南43公里。甲西乡人民政府驻地。元元 贞二年(129 6)建村。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甲子建千户城,环抱甲子城的溪水称濠水,此乃濠水上溯头 一个村庄,故名。  W@ R7CQE@  
lR?y tIY  
  ?客楼(Kèlóu)又名客寮。在陆丰县城东南44公里。属甲西乡。明嘉靖 十六年(1537)建村。相传原四面临水,客商乘舟至此住宿,故名。?  |"*P`C=  
KL$.E!d  
  上英乡(Shàngyīng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西南部。 乡人民政府驻下 英施。因有较大民居聚落上英,故名。1966年成立上英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乡。  iv*RE9?^  
[2@:jLth=  
  ?下英施(Xiàyīngshī)在陆丰县城西南10公里、上英乡政府驻地 。相传宋末施氏从南塘迁此。处地势低下的富庶之地,名下殷,谐音下英,村民姓施,故名 下英施。  8m+~HSIR  
f^p BXz9&=  
  ?海口(Hǎikǒu)在陆丰县城西南14公里。属上英乡。清乾隆五十年(1 785)建村。处流冲河出海口,故名。?  d"|_NG`vr  
@76}d  
  碣北乡(Jiéběi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乡政府 驻新乡。因处 碣石北部,故名。1957年设碣北乡,1958年成立碣北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又建乡。?  Ej(BE@6>s  
7y Cf3  
  新乡(Xīn Xiāng)在陆丰县城东南35公里。碣北乡政府驻地。明 嘉靖元年(1522),村民从酉洞分出新建乡村,故名。?  )1At/mr  
e$9a9twl  
  桂林(Guìlín)在陆丰县城东南23公里。属碣北乡。南宋时岳氏建村 。有石刻“桂林”两字,故名。?  S{^x]h|?  
G&oD;NY@/  
  桥冲乡(Qiáochōng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中部。乡 以驻地名。1973年成立桥冲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乡。  13?:a[~=Y  
P zJ(Q  
  ?大塘(Dàtáng)在陆丰县城东14公里。属桥冲乡。相传南宋时(1127 -1279)建村。左右河流似金玉带环汇村前,故称金带塘,简称带塘,方言谐音大塘。?  j4X Vk@'OX  
 [N,+mX  
  东坑乡(Dōngkēng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东北部。因 驻地处河田镇东之山坑名。1974年设东坑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乡。?  [UwQi!^-O  
\uZpAV)5  
  大溪?(Dàxīshé)在陆丰县城东北35公里。属东坑乡。相传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建村。处较大溪流边,村民开山?(旱坡地)种甘薯,故名。  ?`RlYu  
r_+Vb*|Y  
  ?郭公田(Guōggōngtián)亦名丰田。在陆丰县城东北32公里。 属东坑乡。清初郭氏迁此,故名。1950年后,生产逐年丰收,亦名丰田。?  [n"eD4)K|  
RP~nLh3=\  
  南万乡(Nánwàn Xiāng)陆丰县辖乡。在县境西北部。乡人民 政府驻铺子店 。以南告和万?村各取一字而得名。1957年设南万乡,1959年成立南万公社,1984年改区, 1986年又建乡。  ; h Q[-  
6ALjM-t=V  
  ?铺子店(pùzǐdiàn)在陆丰县城西北46公里。南万乡人民政府驻地 。清光绪十年(1884)陈氏迁此开小店铺经商,故名。  ?mNB:-Q  
By1T um+I1  
  ?万东(Wàndōng)在陆丰县城西北49公里。属南万乡。清康熙六十一 年(1722), 高、叶、廖氏迁此,故名高叶廖。雍正年间(1723-1735)取方言近音改椒叶寮。1951年为万 东乡人民政府驻地,遂改万东。  ^q-%#  
AXbb-GK  
  ?罗庚坝(Luógēngbà)在陆丰县城西北43公里。属南万乡。清康熙 二十四年(1685)李氏迁此。因地形似罗筐得名罗庚,村边两河间又有堤坝,故名罗庚坝。?  OY1bFIE  
J!Z6$VERy  
gS FZ>v*6  
ct\msG }b:  
& AK\Pw)  
0>Y3xNb  
I~l qg  
我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人类从未停止过这样的千古之问。寻根索源,为的是在最初的时光里,找寻另外一部分的自已。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来潮始祖姓名? 正确答案:胡道夫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