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LDT'FwMjy  
 z0\;m{TH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DZ%g^DRZX  
 x>U1t!'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EC^Ev|PB\u  
 M(_^'3u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RS*n  
 
_8,vk-,'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6U;Jg_zS  
 A2}Z
*U(;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Cf.pTYSl  
 83{x"G3>  
● 始皇倨傲废谥法  #citwMW   
 )?!vJb"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X_vI0YX9  
 *37LN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9
Q0#We*  
 6(ka"Vu~  
 #
[gcg]6c  
古代谥法表 L4\SBO  
 [
c ~LY4:  
 3~cS}N	T  
民无能名曰神  cmwzKu%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t}5'(9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a
|^?7@p  
仁义所往曰王  Bpk@ {E9  
立志及觽曰公  ${jA+L<J  
执应八方曰侯  2neF<H?^o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l)}E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mXxZM;P[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v< 65(I>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Sf+(1_^`t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1<XiD3H;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ZcUh[5:|  
安民立政曰成  a)I=U[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Paae-EmC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J0IdFFZ|w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8+*g4=ws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gi1}5DR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_7-"VoX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_y~rx
>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J
,,f1Vw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d[s;a.
  
圣善周闻曰宣  dAu^{1+2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Iv\jhq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与曰惠  "7Toc4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fK)ZJ_?w,@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y8<
lp+  
不生其国曰声  mp&Le	YYn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E[SV*1)  
未家短折曰伤  -IpV'%nX;  
短折不成曰殇  Gk{
"O%AE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0C7thl{Dms  
官人应实曰知  %f_)<NP9=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DBj;P|L_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9s;!iDFn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  n4ds;N3Hd  
贞心大度曰匡  5@w'_#!)  
德正应和曰莫  4f@havFIJ  
施勤无私曰类  ir?Uw:/f  
啬于赐与曰爱  377j3dP  
危身奉上曰忠  [JX}1%NA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Q" (S  
教诲不倦曰长  N:UDbLjw~  
肇敏行成曰直  adRNrt*!  
疏远继位曰绍  'DL;c@}37  
好廉自克曰节  K B`1% =  
好更改旧曰易  "ay,Lr  
爱民在刑曰克  q3,P|&T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az:~{f*-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 爱民长弟曰恭  "sX[p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IQ(]66c,  
威仪悉备曰钦  ]>VJ--fH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M^|"be~{'  
辟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劳曰襄  'U|MM;(  
小心畏忌曰僖  
'_TJ"lOZ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GQt<	F  
温柔贤善曰懿  !7O=<